帮助抗炎药物靶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纳米微球长啥样?
南京鼓楼医院的研究团队发表文章,研究合成了一种能够将秋水仙碱转运到动脉粥样硬化部位的修饰后巨噬细胞膜包被的纳米颗粒。这种纳米颗粒可在炎症环境下有效地靶向内皮细胞,同时避免巨噬细胞的吞噬。使用修饰的巨噬细胞膜制作的MMM NP传递系统可以促进炎症环境下对激活的ECs的靶向性能,并实现MPS的免疫逃逸。
南京鼓楼医院的研究团队发表文章,研究合成了一种能够将秋水仙碱转运到动脉粥样硬化部位的修饰后巨噬细胞膜包被的纳米颗粒。这种纳米颗粒可在炎症环境下有效地靶向内皮细胞,同时避免巨噬细胞的吞噬。使用修饰的巨噬细胞膜制作的MMM NP传递系统可以促进炎症环境下对激活的ECs的靶向性能,并实现MPS的免疫逃逸。
一种水凝胶微球敷料,不仅能保护细菌免受免疫系统的伤害,还能防止细菌逃逸到当地环境中。体外实验验证了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和生物相容性,体内实验进一步揭示LRHA可减轻炎症细胞浸润,促进胶原沉积,加速伤口愈合。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T细胞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以角质细胞(KC)增生为特征。结合光动力学疗法,可增强MTX和ALA对角质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促进角质细胞凋亡。这些研究结果为银屑病的化学-光动力学联合疗法的开发提供了新策略。
科研团队报道了一种双活性小分子CU-CPD107,作为TLR8信号通路抑制剂,该抑制剂不仅能对TLR8和TLR7进行选择,而且没有明显的毒性,可以作为细胞培养研究的化学工具。
装载药物的E.coli系统可用于靶向肿瘤的药物递送和巨噬细胞极化,且当该系统与PDOX结合使用时,可以增强巨噬细胞极化效应和抗肿瘤免疫反应,为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程序性死亡-1配体(PD-L1)在肿瘤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细胞表面的PD-L1直接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上的程序性死亡-1 (PD-1)相互作用,从而抑制它们的抗肿瘤活性。但是,干扰抑制的免疫检查点疗法在临床病例中的治疗效果有限。目前针对基于PD - L1的疗法局限于肿瘤部位的局部调控,忽视了全身免疫抑制因素。PD-L1也存在于肿瘤细胞的外泌体表面,可与外泌体一起在全身游走,结合T细胞,从而…
PM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TRAF6蛋白的显著积累和表达水平升高。TRIM37作为E3连接酶,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介导TRAF6的降解。自噬可介导TRIM37的降解,因而抑制了TRAF6的降解,造成TRAF6积累,进而促进了肿瘤细胞向肺部转移。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肿瘤中最丰富的免疫细胞群,其主要有两种极化状态,促肿瘤M2型和抑制肿瘤M1型。浙江大学团队构建了含有KIRA6 (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和α-生育酚(氧化应激抑制剂)的纳米乳剂α-T-K。构建的α-T-K不仅延缓了肿瘤的恶化,而且大大提高了PD-1抗体的治疗效果。